带着“大熊”上路,一场爱的“确认”赛

来源:大连出版社 2018-04-18

意大利卡尔维诺的《为什么读经典》风靡全世界,他给出经典的定义:“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卡尔维诺又说:“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一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我现在还不能确证《大熊的女儿》是经典,在经典的指认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50年后是不是还有人在阅读。但在我个人阅读体验中,这确确实实是一部我反复阅读并每一次阅读都有新发现的书,初读时发现《大熊的女儿》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被深深吸引;再读时,读出主人公小女孩老豆内心的顽强和对大熊爱的坚定;后来再读,我会努力挖掘这个十一岁小女孩对大熊不离不弃的爱的力量来自哪里?作品给出合情合理的解释了吗?
  暑假的第一天,没有人叫醒老豆,她舒舒服服地睡到自然醒,爸爸不见了,她发现爸爸尹格的床上正睡着一只巨大的棕色熊:
  醒来的熊看着老豆,喉咙处发出一阵叽里咕噜的声音。
  “你说什么?”老豆问。
  “叽里咕噜。”熊回答。
  “我不懂。”老豆实话实说。
  如此荒诞怪异的事情没有让十一岁的老豆惊慌失措,她想到了爸爸,因为“有事情找尹格。”这是尹格对老豆说的口头禅。到处寻找之后,老豆发现最优秀的家居设计师尹格不仅消失了,还因为经受不住失业、被骂、被社会抛弃等种种打击已经患了异形症,变成了眼前这只躺在卧室里的大棕熊。这时候,老豆没有惊慌失措,而是给尹格准备了他最喜欢吃的玉米饼:
  熊看着老豆。老豆说:“你就是尹格,对吧?”
  熊不说话。熊的眼中有泪。
  “你果然是尹格啊。”老豆说,“你甭看我,我还是你女儿。”
  熊的眼泪流了出来。
  “你可别哭,你知道我最讨厌男人流泪了,上次丁小丁被我骂哭后,我连着两天没理他呢。”
  熊的眼泪便又收了回去。
  以往中国的儿童文学习惯于表达成人对孩子的爱,很少能如此真切而深邃地表现孩子对父母的爱,许多时候,也许孩子对父母的爱更纯洁更伟大。父女深情在这个细节中一下汩汩流淌出来,这是多么令人心酸而动人的场面。相信儿童,感恩儿童,应该是对儿童生命力的信任奠定了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本质特征。这种现代儿童观的确立,为作品后面故事情节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情感基础、叙事动力,以及主人公行动的可能性。
  爸爸变成了只会吃饭、睡觉打呼噜的熊,并且性格胆怯、忧郁、软弱,只剩下流泪和叽里咕噜,在老豆的世界中,爸爸从以前的生活靠山和支撑一下变成了巨大的生活和精神负担。小女孩老豆表现得沉着、勇敢和坚强,她刹那间长大了,她要担负起家庭的一切重任,她要带爸爸去寻找治疗的方法,她确信一定有办法让尹格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爸爸的变化所带来的生活上的改变并没有压垮老豆,却激发了她叛逆、向困难生活挑战的英雄气概。当老豆与大熊在小区里散步时,遇到邻居异样的目光,老豆像小老虎一样勇敢;等动物园的人想把大熊带走时,她巧妙地骗过了所有人。老豆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大熊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她带上家里所有的积蓄和一两件换洗衣服与大熊上路了。加拿大儿童文学理论家培利·诺德曼认为儿童成长小说就是“在家——离家”的叙事模式,在家生活安全幸福但枯燥乏味,在路上危险不安但刺激有趣。在路途的凶险中,孩子一方面会认识社会,另一方面也会发现自己的潜力并努力锻炼各方面的能力——真正的成长只能在路上。
  从前,生活一切正常时,小女孩老豆没时间把爸爸放在心上,他是怎么突然变成熊的,她一点儿都没有发现前兆。最近的亲人有时又是最远的陌生人,她不了解爸爸,她放在心上的事情实在太多,“轮滑、溜冰、打架、对老师搞恶作剧、捉弄同学……老豆忙得不亦乐乎”,她为自己平时对爸爸的冷漠和疏忽感到惭愧,“为着这种惭愧,她觉得自己一定要为尹格做点儿什么。”听说找到真正的爱情就能让爸爸恢复原形,得知爸爸还深爱着自己的妈妈尹小荷,她不为千难万阻上路,去鱼骨镇寻找尹小荷。
  当遇到不让大熊进餐厅、上火车、住旅店的种种阻碍时,老豆都无数次地对人们庄严地宣告:“他不是熊,他是我爸爸。” 路遇小偷被偷走了所有钱财;寻找孤儿院没有人告诉他们当年的真相;打大熊主意的马戏团老板一次次想威胁利诱老豆,让他们去马戏团表演……当一次次陷入危机和困难的时候,爸爸以前对自己的鼓励:“加油”,“别怕,有我在!”这时候换成了老豆对大熊的安慰。这些爱的誓言同样鼓励着老豆毫无畏惧地去寻找解救爸爸的秘方。直到老豆一点儿钱也没有了,既不能住店又不能吃饭的时候,大熊离开了老豆偷偷地跑去马戏团与老板签订合同,卖身筹钱,而老豆为了能与爸爸待在一起,尾随而去,,在那里当了一名小丑,她用台上的笑来藏起自己所有的悲伤。实际上,变成了大熊的爸爸只是外形是熊,内心还拥有对女儿一如既往的父爱。看到咖啡豆和老豆与马戏团老板打斗时,情急之下大熊突然发出一声巨嚎:“嗷呜——别打啦!”这更让老豆看到了希望。女儿不因为爸爸变成了熊,就改变对爸爸的爱,这种亲情的力量就像生命之水一样源源不断。
  最初老豆和大熊到达鱼骨镇时,发现这个地方死气沉沉,人们都不快乐。原来这里藏着天大的秘密,一大群因生活中各种失意和打击变成熊的异形症患者被关进了熊堡,在咖啡豆和黑鱼的帮助下,老豆放出了被囚禁的患者,让他们回到了亲人的身边。后来连市长都知道了这种疾病没有任何治疗的药方,只有亲人的爱可以使得患者减轻痛苦,慢慢恢复人的能力。咖啡豆作为一个叛逆的女孩也被老豆爱爸爸的精神所感动,放出了关在地窖里已经患了异形症的妈妈,关心正在发烧将要变成熊的爸爸。
  爱是可以传染的,整个鱼骨镇仿佛从一个被魔鬼诅咒的噩梦中慢慢苏醒过来,因为老豆带着一只熊的到来,唤醒了人们爱的力量。鱼骨镇举行了盛大的烟火表演,笑声和喜悦重回人间。尽管老豆找到了尹小荷,揭开了爸爸和妈妈的一切秘密,可是,当老豆告诉大熊尹小荷的消息时,大熊说:“她现在很幸福,不是吗?”大熊得到了女儿坚强勇敢的爱,也从爱情的失落和生活的困境中觉醒过来。
  另外,在老豆与大熊寻找“治病”的秘方时,作品里写了许多稀奇古怪的陌生人,有理解并帮助老豆的火车站站长,开卡车运送老豆和大熊的小伙子菠菜先生,给老豆提供住宿和出药方的旅店老爷爷,喜欢咀嚼槟榔的老婆婆,出钱、出力、对老豆不离不弃的仗义女孩咖啡豆,机灵、淘气、有点儿贫嘴的黑鱼……这些人既是老豆旅途中的朋友,又是她人生的“引渡人”,是他们的诚恳善良帮助老豆一路走下来。每每遇到困难的时候,不会说话的大熊也会用头来蹭蹭老豆的脸,给了老豆莫大的精神和情感支撑。“尹格是孤儿。他没有别的亲人,老豆也没有别的亲人,他们就是彼此的唯一。”一路上,大熊感受到了爱的力量,坚强起来。作品最后写道:“春天呀,我正朝你勇敢地走来!”是的,爱不就是春天吗?对于朝夕相伴的父女俩,不离不弃的陪伴,就是爱和春天。
  我在阅读时,更愿意沉醉于作品之中,发现了大量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元素,美女与野兽的叙事原型,探秘与历险的故事情节,饱满富有生活气息的细节,奇奇怪怪的人物形象:相貌丑陋的善良女巫,谆谆教诲人的智者,富有诗性心灵的浪漫小伙儿,力大无穷富可敌国的美少女,有些机智有点儿坏的忠诚男孩……他们如此巧妙地被作家编织成一部极具现代感的现代人精神“熊样”。正像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汤锐所说,这是“一个关于现代人迷失了自我又历经千辛万苦找回自我的动人寓言。”
  可以说,自古英雄出少年,我在《论儿童文学的教育性》一书中强调,“超出一般人能力的个体性英雄,对人类未来充满坚定的信念,这是儿童文学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特质。”《大熊的女儿》中的老豆是一个平凡的小女孩,也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尤其在独生子女时代的中国,这一形象更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她小小年纪能够在如此巨大的生活灾难面前,表现出义无反顾的坚定信念,带着“大熊”上路,这是一场爱的“确认”赛,亲情、友情大获全胜,《大熊的女儿》是中国儿童文学爱与美的一次华丽绽放。

关注北京阅公众号
了解更多详情